查看原文
其他

市委书记凌云市长孙勇联合发表署名文章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近日,中共黄山市委书记凌云、市长孙勇联合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全面振兴新安医学  全力服务健康中国》。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聚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个时代课题,充分肯定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认识中医药、如何发展中医药、发展什么样的中医药等根本性、长远性问题,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描绘蓝图、明确任务,为做好中医药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安医学肇始于晋唐,兴起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北华佗、南新安”之名蜚声杏林,在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迈入新阶段、踏上新征程,作为新安医学发源地的黄山市,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新安医学振兴工程,加快推动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努力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奉献黄山力量、作出黄山贡献。


01

振兴新安医学,黄山市基础坚实、优势独具


优势体现在深厚的传承积淀上。自宋迄清,新安医学有涵盖各门类论著800余部,见于记载的新安医家有900余人,祁门县被称为“中国御医之乡”,中医“全国十大医学全书”中有3部出自新安医家之手,现行全国中医药院校教材中,新安医学学术思想占到引用总数18%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家传三代乃至三十多代的新安世医有63家,部分名医世家延续至今、经久不衰,如歙县的“黄氏妇科”“张一帖内科”“王氏内科”“曹氏外科”“程氏内科”“郑氏喉科”“吴山铺伤科”、休宁的“西门桥儿科”“梅林妇科”、祁门的“胡氏伤科”等众多特色专科,“张一帖”内科、郑氏喉科和祁门蛇伤疗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优势体现在丰富的资源禀赋上。黄山市气候温润、植被茂盛,中药材种植历史久、品种多、质地优,已知可供药用的植物有190科1400余种,其中高效药材和珍稀品种60余种,贡菊、绿萼梅、杜仲、祁蛇、祁术、多花黄精、山茱萸、枇杷叶、灵芝、白及、覆盆子等道地药材广泛分布,堪称一座天然的药材宝库。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种类31个、种植面积15.2万亩,年产量2.5万吨;中药材加工销售企业23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6户,“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2个,中药材农业产值12.4亿元。


优势体现在一流的生态环境上。黄山市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境内山峦挺秀、河溪纵横,是华东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水源地,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前列。全市森林覆盖率82.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6倍;地表水水质100%达到优良标准、位居长三角地区第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6个百分点;2020年,空气质量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居第5,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康养福地。


优势体现在较好的事业产业基础上。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中医类医院8家,专门从事新安医学研究的科研机构2所,建成新安名医堂、名老中医工作室等服务平台,具备一定实力和规模的新安医学世家特色专科诊所20家,在81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了中医馆。现有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13家,生物技术和医药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初步构建了以黄山高新区为核心,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县开发区等多点支撑的医药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在中药生产、医疗器械、生物萃取等细分领域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拥有省级康养类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2家、省级康养特色小镇5家,徽州区潜口太极养生小镇入选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以新安医学为特色的康养产业初显雏形。


02

振兴新安医学,黄山市机遇难得、前景广阔


政策机遇千载难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中医药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委省政府颁布实施了《安徽省中医药条例》,制定出台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3项具体举措,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推动“北华佗、南新安”创新性发展。可以说,作为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医学流派,新安医学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工作力度前所未有。黄山市委市政府把新安医学振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组长的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黄山市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将黄山市建成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安医疗旅游先行区和国际医养康养示范区。


发展空间无限广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人民生活品质的持续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和保持健康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为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目前,全国年度中药工业总产值近8000亿元,约占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3,并带动形成约2.5万亿元规模的中药大健康产业。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优势和作用,使用中医药理论防病治病成为群众的自发性选择,也为中医药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创造了难得机遇。振兴新安医学与国家支持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完全契合,与发挥黄山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优势相得益彰,借力借势黄山每年千万量级游客的巨大市场,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03

振兴新安医学,黄山市步履坚实、充满信心


今年4月22日,以“振兴新安医学、服务健康中国”为主题的中国(黄山)新安医学发展大会将在黄山市正式开幕。届时,中医药领域院士、国医大师代表、国家相关部委和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领导,新安医学名家、高校院所、岭南医学名家、医疗机构、企业界、新安医学非遗传承人、新安医学工作者等代表将齐聚新安江畔,共同为振兴新安医学把脉问诊,共同为服务健康中国献计献策,必将对新安医学乃至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新契机、新起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奋力推动新安医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突出保护传承,做好以文养医文章。坚持以徽州文化的精神内涵来浸润新安医学,以新安医学的传承创新来丰富徽州文化,深入做好新安医学文化的研究、消化、吸收和展示、教育、传播等工作,做到古为今用、化古为今、古今交融,切实增强新安医学文化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抢救开发新安医学古籍文献精华,健全完善准确翔实的新安医学资源数据库,加快建设新安医学传承创新中心。加强与中医药机构、科研院校合作,依托新安医学名老中医,培养一批黄山本土中医药领军人才,打造新安医学国医名师品牌;积极引进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团队,提升完善新安名医堂等平台作用,让新安医学师承有序、后继有人。


突出振兴复兴,做好以医带药文章。以“十大皖药”基地建设为基础,推动贡菊、祁术、祁蛇、山萸肉、黄精、杜仲等优质中药材集聚发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深入挖掘新安医学经典名方,加强中药产品研发创新,推动经典名方和道地药材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实现“新安名方”向“新安名药”转换。聚焦重点区域和目标企业,开展新安医学和中医药产业专题招商,积极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到2025年形成规模达100亿元的现代中医药产业集群。


突出融合发展,做好以药促产文章。坚持“大产业”思维,推动新安医学与健康管理、养老、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新安医学+医养产业”,推出一批药浴、推拿、针灸、调理、慢病预防、肿瘤早筛等特色诊治和中医保健项目,开发一批具有徽州特色的药膳和健康食品饮品,积极创建国际健康产业协同创新先行先试区,全力打造长三角知名康养胜地。推进“新安医学+文旅产业”,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度假旅游,持续推进一批康养类特色小镇和集聚区建设,策划推出一批康复理疗、健康养生等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造一批新安医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乡村旅游度假区和养生体验观赏基地、职工疗休养基地,全力打响新安医学特色健康旅游服务品牌。


突出以人为本,做好以产惠民文章。一方面,通过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中药材种植加工模式、推动“医、康、养、游”产业融合发展,让群众从中获得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通过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实施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行动,开展专家义诊、知识讲座、健康咨询等特色活动,大力传播新安医学文化,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持续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千年新安、名医辈出,药香盈盈、薪火相传。振兴新安医学,我们责无旁贷、重任在肩。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全力推动新安医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新安医学这块中国传统医学瑰宝在传承创新发展中实现全面振兴,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中绽放出新的更加绚丽的光芒。

信息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戳一戳,这里有你感兴趣的内容!
推荐阅读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安徽省动员会在合肥召开

黄山市人民政府通报

2021年度黄山市面向全国部分重点高校引进人才公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